头部

关于印发《大路边镇2016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计划》的通知


来源:连州市大路边镇 发布时间:2016-09-01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各村委会、帮扶单位、镇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大部署,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大路边镇2016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计划》,请认真组织落实。

 

                             中共连州市大路边镇委员会

                                  201691


 

大路边镇2016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我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布署,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我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真正达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以改善农村人居美化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为目的,不断增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项目、尽早尽快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最终促进我镇的“三农”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我镇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组等,有分管领导和专门的扶贫办公室及工作人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我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选拔培养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动员各村的党员一对一,一帮一等方式,党员、村小组干部、村委会干部带头、带领各村贫困户大搞产业开发、搞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养殖业发展等,使贫困户更有信心有决心脱贫致富。

2、坚持扶贫先扶志,变“输血”为自身“造血”的原则。结合贫困户的不同特点,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在帮助掌握农村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在种养基础项目上找门路、找到出路。

    三、工作目标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016年全镇相对贫困村及分散贫困户的贫困村计划脱贫数624户,特别是五保户要全面落实政府兜底政策及没劳动力的低保户要协调民政部门做到全户按要求入低保行列;到2017年计划让70%贫困户脱贫,到2018年底,全镇各村实现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贫困群众基本脱贫、实现小康水平目标。

(一)依托财政资金注入,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册工作,针对每户实际情况,制定点对点的精细帮扶工作策略。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全镇贫困户脱贫。

(二)依托帮扶单位帮扶,积极筹划争取项目投入。工作的强力推动,离不开基础建设上的大力投入,我镇13个村集体经济极为薄弱,7个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基建上的投入主要来源是相关职能部门专项基金的投入,2016年我镇各村委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相关的目标规划、计划等,将在依托帮扶单位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项目及资金申请,并承诺严格按照项目要求高标准完成项目实施。如东联村和新水罗村依托帮扶单位的自筹资金计划投入4050万元各村建设一个高效能的光伏发电站,以提高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股份收入等。

    (三)依托现有的自然优势、生产基础、项目优势,发展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拓展种植、养殖的品种和基地面积,带动扶贫对象,实现精准扶贫从“输血型”到“造血型”的华丽转身。一是山塘片发展种植玉竹、百合、淮山、生姜等高产值的药材和食材。二是依据汛塘村的土质和气候条件试着种植35亩“一品红”的蕃薯基地,明年再扩展到100亩左右的不同品种的红薯基地。三是利用大坳村山冲田和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搞一些鱼类、泥鳅、水螺等养殖基地,偿试发展水产业。之后再结合实际发展成一两个生态种植、养殖基地。

   (四)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结合目前我镇一些村委所处地理位置、一些名胜古迹、一些特色农副产品,发展部分乡村特色旅游将是我镇、村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开展农业生产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采摘等活动,促进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建立特色农业旅游基地,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今年重点工作有:一是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建立有农村特色的休闲活动场所——顺泉村委会农副产口集散基地;二是对现有的文化底蕴即省级文化保护古村落——东村岗、庙村,以及历史文化遗留古迹——“南天门”、“秦汉古道”等进行整体修缮、包装、策化公益活动,大力宣传等方法来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三是对我镇村一些特色产业山塘辣椒姜、山塘豆腐、山塘霉豆腐等进行推广策划,建立采摘、观光和制作等活动项目,让游客亲自充分体验各农副产品的生产制作工艺程序,买得欢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得安心。四是对现有民俗文化——舞火狮、星子声唱春牛等特有的节目和活动进行整理与展示,突出镇、村的民俗文化特色,增强我镇、村的旅游项目可进入、可观赏性。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工作

一是带领各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几中全会精神。把镇、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建立一支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有力党员队伍;积极推进“农综改”的“三个重心下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增强各村的基层的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

  2.强化扶贫项目

    确保各村做到“三个一”:扶持部分低收入农户发展脱贫致富项目;扶持一个高效农业种植、养殖项目;扶持一个专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3.强化扶持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牵手致富”、“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送医送药送健康”、“普法教育”等公益活动。根据每个村和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慰问和救助。计划今年“七一”、“中秋”、“国庆”、春节前夕合理安排帮扶物资,分别用于帮助贫困户购买大米、油等生活用品用于贫困户的慰问。二是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方式,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救治活动。如:突出扶志,增强贫困户发展的信心;突出扶教育,增强贫困户的脱贫的能力;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

4.强化资金管理

一是各村委要建立扶贫资金专用账户,完善资金管理机制,要做到一分不差地将扶贫资金及时、精准地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严格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到困难群众、扶贫项目和村集体事业中去。二是完善监督机制,专人负责,严格资金投向、使用范围和报批手续。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资金,必须有受扶持贫困村负责人和贫困户的签名,保证专款专用。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对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及时上墙公布,主动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监督,确保工作成效。

5.强化工作责任

1)增强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各扶贫统一战线的部门及领导,真正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2)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人员,切实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加强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镇、村领导多与帮扶单位的领导、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等保持经常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共商大计、共谋划策,同心协力、开拓创新、积极工作,促使我镇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能早日脱贫致富。   

footer底部